攝護腺肥大的檢查與治療
隨著年歲增加,身體的各個器官也漸漸老化,但男性的「攝護腺」卻會隨年齡增長而增生。良性攝護腺肥大也可稱為攝護腺增生,「增生」是指因細胞數目增加,使攝護腺尺寸增大;「良性」則表示這些細胞並非癌細胞,是正常的老化現象,50歲以上的男性常有類似症狀。
當攝護腺變得肥大,可能會使尿道局部縮窄或完全閉塞,引發典型的攝護腺症狀:必須用力才能將小便排出、遲遲解不出小便、小便無力或斷斷續續、以及有小便無法完全排盡的感覺。
現在各國大多採用美國泌尿協會測定委員會(AUA)所制訂的症狀式評估法,評估攝護腺病患者病情。國際前列腺症狀評分(I-PSS)方式是由患者回答7個泌尿系統症狀的問題,每題以0-5分計分。一般來說,中度(15分)以上的症狀就需要治療。
攝護腺肥大的治療方式則有監視等候、藥物治療、低侵入性療方式、外科手術、尿液分流和自然藥物療法。
- 監視等候 : 下泌尿道的症狀會維持在可容忍的程度,時間長短並不一定;此時會建議觀察一段時間、定期複檢。這種追蹤策略可瞭解患者症狀是否隨時間惡化,協助醫生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
- 藥物治療 : 通常第一線的治療方法方式仍以藥物治療為主,可分為「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與「5α還原酵素抑制劑」。前者有助於降低前列腺部位尿道壓力,後者則使前列腺體的細胞不再增生。
- 低侵入性療法 : 如果病人的藥物治療效果不彰,且是較高危險群病患、擔心手術併發症,低侵入性療法是極好的治療選擇。低侵入性療法包括尿道內支撐器植入或攝護腺擴張術、雷射手術、熱療法以及經尿道攝護腺針刺高溫射頻術、高頻超音波治療及乙醇注射。
- 外科手術 : 以內視鏡攝護腺刮除手術來治療嚴重的攝護腺肥大病例,已有多年歷史;至今仍然是各類手術治療的標準療法。現有的經尿道攝護腺雷射手術和攝護腺刮除手術具有相同的效果,且併發症較少。
- 尿液分流 : 對一些手術危險性高的病患,如近期有腦血管中風、心肌梗塞、嚴重的泌尿道感染或長期臥床等狀況,藥物治療又無效,可考慮作尿液分流處置。
- 自然藥物療法 : 利用植物或其粹取物來治療攝護腺增生,例如:Saw Palmetto, African Pygeum, Stinging nettle (Urtica dioica), hypoxis rooperi (South African star grass),茄紅素。這種療法通常沒什麼大的副作用,適用於輕度或中度症狀、又不想服用一般藥物的病患。
攝護腺肥大症是大部份的男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活得越老,攝護腺會變得更大、發生尿路阻塞的可能性越高。千萬不要以「人老了都會膀胱無力」為由,忽視這個問題,應耐心配合泌尿科醫師,定期檢查攝護腺肥大和尿路阻塞的現象是否有惡化。
資料來源 : 臺北醫學大學‧萬芳醫學中心 公共事務組 第1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