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TMUEbook-Alumni04
P. 13

2013 年,日本第一大                                                                                    林相美 / 採訪報導
藥廠大塚製藥投資 2.76
億元,以一百元一股取得                                國擔任客座教授,並兼任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免疫組主
台灣醣聯生技醫藥股份有限                               任,當時政府已將生技產業定為下個明星產業,外界
公司的 3.94% 股權,這是首次有國                        迫切看到成果,反成箝制,2001 年張東玄決定創業 ,
外藥廠入股台灣本土藥廠,時間往前推至 2009 年,醣                繼續專注自己想做的研究。
聯的大腸癌抗體新藥 GNX8 獲得大塚製藥青睞,新藥
上市後,每年至少還能取得五億美元的權利金,醣聯                    張東玄說,從事一個新藥研發,十年以上是正常的事;
董事長張東玄由一名研究人員,成功為台灣生技產業                    雖有心理準備,但籌錢卻是最大的挫折,醣聯的研究
打響名號,憑藉著就是他對研究的堅持。                         在全球均屬最先進,「稍微聽得懂的研究人員沒錢,
                                           親朋好友聽不懂,就當是捐錢」,10 萬、20 萬的湊,
張東玄走上研究之路,從小就可看出端倪,他回憶,                    張東玄甚至把房子都賣了,砸下全部家當,醣聯成立
小學五、六年級時,常為了解算術應用問題,徹夜未                    時的一億台幣經費,他的錢就佔了四分之一。
眠,只愛算數,對其他科目都沒興趣,「這是我最壞
的習慣也是父母最頭痛的事」;解出答案後沒有實質                    畢生積蓄壓在研究心血,研發新藥的燒錢速度卻也
回饋,說到底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這習慣支                    飛快,煎熬中奮力一搏,2007 年張東玄把研發成果
撐張東玄度過日後埋首實驗室的日子,他說,研究做                    寄給全球約五十家藥廠,五、六家藥廠有回應;張
不出來就一直做,做到有成果為止。                           東玄回憶,其中大塚製藥最積極,把醣聯所作的實
                                           驗全部重做過一次,十七個月後確認實驗結果完全
1968 年畢業於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張東玄退伍後到                 正確,2009 年,醣聯將用於大腸癌治療的抗體新藥
日本東京大學藥學部深造,當時他的研究題目是分析                    GNX8,以總價 1.96 億美元授權大塚製藥,由大塚製
正常細胞與癌細胞的細胞表面有何不同,為何正常細                    藥進行臨床試驗。
胞彼此接觸後會停止生長,但癌細胞一旦接觸後還會
繼續生長,而細胞表面都有醣的成份,這也是他研究                    張東玄說,這是公司最重要的發展,也是第一筆「非捐
醣的開始。                                      贈」的資金,以大塚在藥業的專業,這項合作案等於是
                                           大塚為醣聯背書,目前也有藥廠洽談第二項新藥成果。
1975 年取得東京大學藥學博士後,張東玄赴美國約
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 IgE 及其受容體,之後轉往馬里                 埋首研究或創業,都歷經挫折與煎熬,張東玄說,他
蘭 大 學 從 事 胰 島 素 受 容 體 研 究, 兩 年 後, 賓 州 大 學  未曾想過放棄,因為「別的事情我也不會做」,人生
Wistar Institute 希望找一名助理教授,既能懂得免疫、         目標只有研究與教書,更重要的是,他不相信題目無
了解如何培養動物細胞,也要有荷爾蒙受體的研究背                    解,至少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許將來有人推翻
景,張東玄的經歷通通派上用場,研究團隊做了兩萬                    他的方法,但他要找到讓自己信服的結果,一如他創
多個單株抗體,終於發現有兩個單株抗體只會和癌細                    業初衷,只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
胞結合,而不與正常細胞結合。

一一細數研究歷程,張東玄形容,做研究牽涉到人生
觀的問題,「蓋大樓要從基礎開始」,錢可以跳著賺,
但 研 究 必 須 一 步 步 從 基 礎 往 上 走, 不 能 好 高 騖 遠;
1986 年,張東玄應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之邀返

                                                                                                            12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