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乳癌防治月 北醫傳遞粉紅力量 定期篩檢 術前輔助治療 成功護乳保健康

文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公共事務組

  響應每年10 月的世界乳癌防治月,臺北醫學大學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年攜手推出乳癌防治系列活動,北醫附醫換上溫馨粉紅燈光,宣誓推動乳癌防治的決心;醫療團隊以術前輔助治療再手術,提高早期乳癌病患保留乳房的成功機率,今年更首度針對不同年齡層提供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及基因篩檢等三項免費乳房篩檢,鼓勵女性朋友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乳癌連年高居女性癌症首位,發生率逐年攀升, 根據衛福部統計,102 年乳癌新診斷人數達11,281 人,較前一年10,525 人增加7%,為個案數增加最多的癌症。然而,面對持續攀升的乳癌威脅,國人乳癌整體5 年存活率84%,仍低於美國的87.2%,主要與國內乳癌篩檢率低有關,導致乳癌發現多為晚期。依據國民健康署分析癌症篩檢之期別分布,發現乳癌經由篩檢發現的病變,有85.7% 是處於0-2 期的早期癌症,而不是經由篩檢的,僅有56.0% 處於早期。

為鼓勵女性朋友重視自身健康,北醫附醫今年特別邀請藝人陳怡蓉擔任活動大使,呼籲符合篩檢資格的女性朋友定期接受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財團法人克緹文教基金會亦熱心響應,捐贈50 萬元作為乳癌防治基金,與本院共同守護女性朋友的健康。

臺北癌症中心副院長暨北醫附醫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杜世興表示,台灣女性乳癌病患的高峰介於40-64歲,但年輕的乳癌病患亦有增加趨勢,北醫附醫近期收治逾10 名40 歲以下的早期乳癌患者,而年輕病患最擔憂的是必須以手術切除乳房,多會對後續治療有所疑慮。

杜世興副院長解釋,隨著醫學進步,早期乳癌的治療順序已有新治療模式,醫師於術前會先依據病患腫瘤型別選擇化學、賀爾蒙或標靶藥物治療使腫瘤縮小再動刀,不僅可提升乳房保留機會,更可觀察癌細胞反應,預期病患未來用藥成效。

40 歲陳小姐去年被診斷出右側乳房有5 公分腫瘤,以往的治療是先手術切除全乳房,待後續再接受術後輔助性治療,杜世興副院長建議先進行3 個月術前輔助性治療( 化學治療加標靶治療),腫瘤縮小成2 公分,僅需接受部分切除,無須切除全部的乳房。

杜世興副院長表示,本院已收治超過10 名40歲以下乳癌病患,經以術前輔助治療,成效良好,其中有3 名30 歲以下、腫瘤約4 公分的病患,雖臨床判定不適合保留乳房,經接受術前輔助治療再開刀,最後均成功保留乳房。

現行國民健康署補助45-69 歲婦女及40-44 歲具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婦女每2 年1 次乳房X 光攝影檢查。乳房外科主治醫師黃振僑表示,為避免過早接受輻射線,45 歲以下女性建議可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其餘如孕婦也適合乳房超音波檢查;且隨著年齡增加,乳房中的乳腺組織逐漸退化,建議可接受乳房攝影檢查,有效偵測出乳房鈣化點或微小腫瘤。

資料來源 : 臺北癌症中心